隨著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(一般所稱的四年級生)漸漸邁入老年(65歲以上),越來越多國家(包含台灣)正式進入高齡化,甚至超高齡化社會。根據2018年內政部的資料,台灣65歲以上的成年人佔總人口達14.05%,即7位台灣人就有一位年紀大於65歲。這個比例在可預見的將來只會越來越高。此外,今年台灣的出生率榮登世界“倒數”第一,未來年輕人照顧長輩的負擔勢必越來越沈重,而政府用於長照的支出也將越來越可觀。
而近年來隨著公共衛生與醫療水準的持續進步,國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。根據內政部2018年的資料,國人平均壽命,男性是77.3歲,女性是83.7歲。隨著平均壽命延長與社會風氣改變,我們的人生目標已不再只求能活得老,還要能活得好,活得有品質、有尊嚴。要達到這樣的目標,除了靠先進的醫療、足夠的資金,健康的身體更是不可或缺。先進的醫療靠專業醫護團隊,足夠的資金靠妥善理財,健康的身體則與運動習慣密不可分。
正如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宗旨“運動即良藥”,運動不僅可以降低慢性病發生率與全因死亡率,還能減少因為醫療產生的財務支出,與因為住院無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,間接增加了可規劃理財的資金。這點在退休金可能看得到拿不到的將來,勢必是種投資自己退休生涯的聰明選擇,你我都有成為銀髮族的一天,你想要在頭等病房,還是頭等艙度過呢?
在物價齊漲,退休金不漲的年代,有太多身不由己的無奈,唯有健康,是我們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“無限聖石”。健康不能只靠子孫孝順、政府買單,還要靠自己靈活的手腳,唯有跑得快,才能健康發大財!
銀髮族的生理變化與潛在健康風險
根據研究,不論男女,體適能通常在20-25歲時達到巔峰,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而逐年遞減。體適能下降的主要原因,來自以下幾點:身體組成變化、骨骼肌肉系統質量降低、心肺適能下降、神經系統退化、關節活動度與柔軟度減少、慢性疾病等。
身體組成變化
在30歲後,如果沒有刻意進行運動訓練,身上的肌肉會以每年半磅(0.22公斤)的速度減少。50歲之後,肌肉減少的速度更會增加為每年一磅(0.45公斤),這個過程稱為肌少症(sarcopenia)。
如此看來,小時候胖果然不是胖,中年之後自然就會瘦下來了,不是嗎?那為什麼街上還是有許多小腹便便的怪叔叔們走來走去呢?那是因為,即使在休息時,肌肉的熱量消耗仍然佔基礎代謝率的25%,而隨著肌肉量的減少,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隨之下降,速度是每十年3~8%。
同時,在“打拼事業”的同時,往往無暇抽空運動,運動量的減少,也連帶使藉由體能活動消耗的能量降低。當總熱量消耗減少,食量沒有減少,多餘的熱量便會以身體最喜歡的型態-脂肪儲存起來(男性在腹部,女性在臀部)。如此經年累月下來,即使體重不變,體脂肪的比例(體脂率)也將越來越高。更常見的,則是體脂率與體重同步上升,再次為“肚腩不是一天造成的”下了最好的註腳。
而過重的體重,除了造成關節負擔,增加下背痛與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外,也會增加許多慢性疾病如代謝症候群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,甚至某些癌症的風險,實在不可不慎。
骨骼肌肉系統質量降低
根據研究,成年男女的肌肉量在20~30歲間達到顛峰。30歲之後,肌肉量將以每十年3~8%的比例減少,在60歲後減少的速度會更加顯著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80歲時,身上的肌肉量將比30歲時減少30~50%。而隨年紀增加而減少的肌肉當中,以第二型肌纖維佔較大比例,而第二型肌纖維正是產生肌力與爆發力的主角(第一型肌纖維以肌耐力為主)。在肌肉質與量同步下滑的雙重影響下,肌力與活動能力自然會明顯下降。
此外,關節周遭若缺乏肌肉協助支持體重,伴隨關節液分泌減少,使得膝關節軟骨負荷增加,進而更容易因此磨損而產生退化性關節炎(osteoarthritis)。根據醫學統計,6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,超過60%的男性與80%的女性有退化性關節炎。退化性關節炎除了造成疼痛與憂鬱外,還會減少活動能力與意願,如此更加快了肌肉減少的速度,形成惡性循環。
在骨骼系統除了退化性關節炎外,另一個隱形殺手是骨質疏鬆(osteoporosis)。正常人的骨質密度約在25~30歲達到顛峰,之後便會以每年1%的速度慢慢流失。而女性在更年期後由於少了雌激素的保護,骨質會以每年2~3% 的速度加速流失。當骨密度比正常平均值降低1~2.5個標準差(T分數介於-1~-2.5間),稱為骨質缺乏(osteopenia),若超過2.5個標準差(即T分數超過-2.5),則稱為骨質疏鬆(osteoporosis)。
疏鬆的骨質會減少負荷體重的能力,若加上肌肉量不足與平衡感下降,很容易由於跌倒引起骨折。根據統計,銀髮族中90%的大腿骨折(hip fracture)是由於跌倒引起,而大腿骨折往往會造成銀髮族需要長期臥床,生活自理能力大幅降低,甚至增加死亡率。
心肺適能下降
隨著年齡漸長,不只骨骼肌肉功能逐漸降低,心肺能力也是。從25歲到85歲間,心臟的收縮量(stroke
volume)下降30%,心輸出量(cardiac
output)下降30~60%。最大心率也會隨年齡增加而降低。這些變化使得最大攝氧量(VO2 max)在30歲後,以每十年8~10%的速度下降。此外,身體對運動時產生乳酸的耐受性與清除速度也會降低。雙重影下之下,銀髮族相對較難以適應高強度的訓練,運動後也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。
神經系統退化
根據研究,從45歲到58歲,神經傳導速度下降了10~15%。神經系統的退化,使得銀髮族在運動的敏捷性與反應時間都較年輕時來得差。另外,散熱與排汗的功能也會下降,較難以適應炎熱與潮濕的運動環境。再者,神經退化使得身體對於本體感覺與平衡的控制能力降低,若加上視力變差使得能夠輔助維持平衡的知覺喪失,會大大增加跌倒的風險。當然,失智、帕金森氏症等退化性疾病,會讓銀髮族對自身活動的控制更加力不從心。
關節活動度與柔軟度減少
研究顯示,70歲以上的成人,柔軟度比起年輕時平均減少25~30%,肩關節屈曲的活動度也比20~29的年輕人下降15%。造成柔軟度與活動度下降的原因,除了關節的結締組織硬化,以及肌腱與韌帶的彈力素(elastin)減少外,長時間缺乏運動(坐式生活)也佔有一定角色。柔軟度與活動度的降低不僅會造成活動時“卡卡的”狀況,影響活動能力,還會在運動中容易受傷,更可能造成代償性的肌肉痠痛(如慢性下背痛、肩頸痠痛)。
慢性疾病
隨著年紀增加,心血管彈性慢慢降低,連帶使得血壓慢慢增加。原本年輕時沒有高血壓的人,在55歲後有高達90%會出現高血壓。硬化的血管除了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外,也會增加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危險。除了心血管疾病外,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慢性下背痛、癌症等風險都會隨年齡而上升。此外,許多人身上繪有不只一種慢性疾病。這些族群在運動時除了要考慮年齡外,慢性疾病的限制也不可忽略。當然,緩慢的漸進失能及慢性疾病的持續困擾,也容易讓銀髮族產生憂鬱情緒,這點也是身邊的親友或教練需要特別注意的。
除了上凱道 逆來順受,還有解嗎?
幸好,這些生理變化跟韓導的頭髮不同,還是有藥醫的。一般人身體進入老年所產生的生理變化,只有一半是真正因老化而產生,另外一半是由於長期處在坐式生活型態所造成。而坐式生活型態這部分,正是運動介入可以改善的。雖然運動不能改變身分證上的年齡,但可以改變體適能狀態、減少慢性疾病惡化與跌倒失能風險,讓銀髮族能說得到,做得到(不是MOU喔~)。接下來,我們會介紹銀髮族所需的四大運動類型(平衡訓練、柔軟度訓練、阻力訓練、有氧訓練)與注意事項,歡迎大家繼續追蹤喔!
延伸閱讀
1.
ACSM’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, 5th
edition
2.
ACE Personal Trainer Manual, 5th
edition
3.
NSCA’s Essentials of Personal Training, 2nd
edition
4.
內政部統計處:老年人口比例
6.
內政部統計處:國人平均壽命
7.
台大醫院骨科部衛教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