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7月9日 星期六

簡單三步驟,跟假跨寬/馬鞍肉說掰掰



由於生活型態改變,無論工作或休閒,坐在椅子上的時間越來越長,放假時甚至除了睡覺和走路,幾乎都是坐著,差別只在坐姿。時間一久,不只會覺得關節卡卡、體力大不如前,偶然站在鏡子前,還會驚覺自己曾經緊實的翹臀也一瞑大一吋,屁股外側硬生生長出一團肉肉,讓人心驚又心痛,恨不得除之而後快。這兩團多出來的肉肉,就是所謂的假跨寬或馬鞍肉,他們除了讓人有青春不在的傷心感外,也會影響運動表現、訓練效果外,更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。

 

假跨寬/馬鞍肉與他們的產地

 

在運動科學上,我們將動作按照方向分成三個平面:矢狀面 ( Sagittal plane )、額狀面 ( Frontal plane )、橫狀面 ( Transverse plane )。矢狀面動作包含屈曲與伸展,額狀面動作包含內收與外展,橫狀面的動作包含內旋與外旋。以臀部 ( 骨盆與髖關節 )來看,周遭的肌肉與功能可簡單分工如下:

 

矢狀面動作

髖曲肌群 ( Hip flexors ):股直肌、髂肌、腰大肌、縫匠肌等,縮短時會將大腿拉向腹部。


髖伸肌群 ( Hip extersors ):臀大肌、股二頭肌、半腱肌、半膜肌等。縮短會將大腿和臀部往後伸展。

 

額狀面 ( Frontal plane )

內收肌群 ( Hip adductors ):內收長肌、內收短肌、內收大肌、恥骨肌、股薄肌等。縮短時會將膝蓋往內夾 ( X形腿 )


外展肌群 ( Hip abductors ):臀中肌、臀小肌、闊筋膜張肌等。縮短時會讓大腿向外側遠離中線。

 

橫狀面 ( Transverse plane )

內旋肌群 ( Internal rotators ):臀中肌前側纖維、臀小肌、闊筋膜張肌、內收長肌、內收短肌、內收大肌、股薄肌。縮短時可使大腿內旋。


外旋肌群 ( External rotators ):臀大肌 ( 主要 )、梨狀肌、孖上肌、孖下肌、股方肌、閉孔內肌、閉孔外肌等。縮短時可使大腿外旋。


根據長度─張力模式 ( length – tension relationship ),在同一關節中負責相反動作的肌群,兩者若是都在適中的長度與平衡的張力下,可以使關節維持中立角度,並可讓肌肉發揮最大力量,完成最佳運動表現 ( 例如追公車等 )


然而,久坐的生活習慣使髖關節長期維持在髖曲、內收、內旋的狀態,讓這些肌群長期處在縮短、過度活化 ( overactive ) 的狀態。相對的,負責相反動作的髖伸、外展、外旋肌群則因交互抑制 ( reciprocal inhibition )而呈現伸長、被抑制的狀態。

 

在靜態站姿下,長度─張力失衡會造成骨盆前傾 ( 下背過度伸展 )、膝蓋過度伸展而鎖死。大腿骨過度內收則造成X形腿與腳踝旋前 ( pronation ) 與足弓塌陷。而大腿過度內旋則會產生假跨寬/馬鞍肉。而根據關節相鄰假說,當髖部這個活動度 > 穩定度的關節活動性受限時,上下相鄰、穩定度 > 活動度的腰椎與膝關節就必須犧牲部份的關節穩定性,支援一些活動角度給髖關節以完成走路、跑步、硬舉、深蹲等動作。


在動態動作分析上,往往會出現下背過度伸展、骨盆左右晃動,膝蓋過早伸直等不穩定的問題。長時間下來,不但會影響臀部的外型,也容易產生下背痛、膝蓋痛、足底筋膜發炎,甚至容易造成前十字韌帶傷害。

 

 

告別假跨寬/馬鞍肉的簡單三步驟

 

步驟一:減少過度活化肌群的張力

首先,要針對引起假跨寬/馬鞍肉的髖曲、內收、內旋肌群,甚至小腿的比目魚肌做筋膜放鬆 ( myofascial release )。可視部位使用滾筒、按摩球,甚至用徒手按摩等手法。若按壓當中遇到緊繃的點,可以停留20-30秒,讓放鬆效果更好。

 

步驟二:伸長長期縮短的肌群

做完筋膜放鬆後,再針對這些肌群做伸展,主要針對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、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,以及骨盆以上的豎脊肌和闊背肌。除了靜態伸展外,也可以使用本體感覺神經促進術 (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, PNF ),先對目標肌群施加輕微阻力,讓肌肉作等長收縮6 – 10秒,之後再做被動伸展10 – 30秒。

 

步驟三:活化並訓練受抑制的肌群

把縮短且過度活化的肌群降低活性並伸展後,接著就來處理被抑制與伸長的肌群了。在進行強化訓練前,建議先活化這些肌群,在訓練時它們才會優先啟動,擔負起主要出力的任務,避免鄰近關節的協同肌群 ( synergists ) 代償發力,影響訓練效果。


活化的部位主要集中於腹部的穩定肌群以及臀大肌,讓他們在接下來的整合訓練 ( Integrate training ) 當中能夠不受抑制的正常發揮核心穩定,四肢發力 ,達到目標肌群的最佳訓練效果。

 

在順序上上,可先做兩個取自Reflexive Performance Reflex ( RPR ) 的靜態動作,再做動態的活化動作。除了讓效果更好,也有熱身的效果。

 

推薦兩個RPR的啟動動作:

1.從後腦杓正中間,頭骨邊緣的肌肉處,沿著邊緣由內往外慢慢按壓,一直延伸到耳垂下,再順勢按壓到下巴。按壓時間約30秒,全程保持全呼吸 ( 吸氣時感覺腹部前後左右都充分擃張,再緩緩吐氣。)

2.找到肚臍與兩邊髂前上棘 ( ASIS )連線中點,雙手手指進行按摩,全程保持全呼吸,持續約30秒。

 

兩個動態的活化動作:一次10 - 15

1.鳥狗式:啟動腹部的穩定肌群,讓腰椎在接下來的訓練動作中保持穩定,不致代償髖關節的活動度。


2.橋式:可在地板或瑜珈球上操作,喚醒臀大肌與大腿後的髖伸肌群。留意肩關節、髂錢上棘、膝關節在最高點時要呈一直線,讓髖關節有最大角度的伸展,最大化臀肌的刺激。

 

訓練動作的部分有兩大重點,一是集中在目標肌群 ( 髖伸、外展、外旋 ),二是除了訓練單一動作面 ( 矢狀/額狀/橫狀 ) 的動作外,更應練習需整合不同動作面的多關節動作,以因應實際日常活動 ( 髖關節光走路就牽涉到所有三個動作面了 ) 與運動訓練所需。

 

下一篇,就讓我來介紹一些實用的臀部優化運動,讓你/妳找回年輕時的蜜桃臀,好看又好用!

 

 

延伸閱讀

 

1.NASM Essentials of Corrective Exercise Training, 2nd edition

2.Know & Apply Training ( KAT ) – Glute Optimization course

3.Reflexive Performance Reset ( RPR ) course, level 1